由于我是個對磁盤空間過敏的人,每當磁盤空間少到幾百兆,就會想辦法刪掉不用的軟件,時間一長,系統會變的千瘡百孔,直到有一天實在無法忍受,決定重裝系統,麻煩極了。與是想用Guest做個系統映象,沒想到人世間最痛苦的事情發生了。
我有兩個物理硬盤,主盤分了兩個區,分別為一個C盤,一個E盤,所以把Guest這個軟件放到第二個硬盤D盤的根目錄下。重起進入DOS進入到軟件的畫面,不管三七二十一,玩玩再說。好奇的我直接選擇第一項功能: To Disk,經過亂七八糟的英文提示后,毅然點了OK按扭,接下來兩個硬盤開始狂響,我突然意識到事情不對,強行重起動后,打開資源管理器,點下D盤,發現已經空白一片了。天哪!我的軟件!我的游戲!我的一切!我渾身冒汗,好像做夢一樣,早知道……咦,對了!好像WinHex有打開磁盤的功能,只要知道一些文件的開頭標記,興許能恢復一些文件。
小提示:硬盤修復是一個高危險的操作,在http://www.it8g.com/YingJian/200808/107.htm一文中介紹了硬盤主引導記錄等多種不同故障的處理方法,希望對大家有所參考。
幸好WinHex裝到C盤上了,啟動后選“OpenDisk”打開D盤,在WinHex子窗口的表格內共有三個列,最左邊的是偏移值,相當于行號;中間顯示的是16進制代碼,右邊是每組代碼對應顯示的文字。因為無論是那種格式的文件開頭都會有特定的標記,所以只要知道對應的代碼就能知到文件的類型。由于我D盤上大部分是RAR壓縮格式的文件,所以我先用WinRar創建一個RAR文件,再用WinHex打開,在右邊開頭顯示出Rar!字樣(圖1),對應的16進制的值就是“52 61 72 21”,一同選中后按“Ctrl+Shift+C”把這串代碼復制到剪貼板,然后切換到剛才打開D盤的窗口,依次選擇 “Search >> Find Hex Values”,按“Ctrl+V”或在輸入框內點右鍵選擇“粘貼”,確認無誤后點“OK”開始搜索。
因為D盤容量是10GB,所以要經過漫長的等待。為了恢復文件,等他個一二天也值得。好在只用了5分鐘的時間,便找到了第一個數值完全相同的一串代碼,雙擊選種開頭部分。
在此說明一下,有些軟件在結尾也會有標記,比如ZIP格式,但RAR的結尾沒有標記,這并不是件壞事,打個比方,一個RAR文件有300K大小,如果你選擇的數值超過了300K而達到10M,那么用WinRar壓時還可將原內容完整解壓出來,只是在后面提示“非預期的壓縮包結尾!”,你想一下,不可能多個RAR文件都會按順序排列,中間可能會加入其它的文件,比如EXE文件,所以如果恢復的是RAR文件,選多點也無所謂,就怕選少了。所以下面我還要按F3鍵繼續查找。
好在運氣不錯,硬盤上的RAR文件排列緊密,很快找到了第二個相同的代碼串,這回要在代碼串的前一個位置點擊右鍵,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“End of block”,選中區會變成淺蘭色,這樣就成功的選擇住了一個RAR文件。
在此為你提個建議,最好每找到一串代碼,就用筆記下它的偏移值,免得誤操作后還得重頭查找,這將是件非常麻煩的事。
那么怎樣把選好的編碼提取出來并變成文件呢?很簡單,WinHex提供了這項功能,打開菜單上的“Edit”項,指向“Copy Block”,在彈出的子菜單中選擇“Into New File”項(圖2)。
在彈出的“Save File As”窗口下方寫入建立的文件名,別忘了加上擴展名,比如“noname1.RAR”,點“Save”按扭后,會出現保存文件的進度條,快慢要看這個文件的大小了。待保存完成后,在保存的目錄內就會出現剛命名的那個文件,雙擊用WinRar打開,哈哈!壓縮包的文件目錄完好,不過不要高興的過早,解壓試試,索性沒提示錯誤,至此,我成功搶救了第一個文件。用同樣的方法恢復了部分重要的文件,不過也有一些文件提示損壞,原因就是被Guest重新寫入的文件給覆蓋掉了。
以后大家遇到類似現象后千萬不要著急,首先要做的就是盡量保證不要對硬盤進行寫操作,只有這樣,你才能把損失降到最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