硬盤的構造
硬盤主要由盤片、磁頭、盤片轉軸及主軸電機、磁頭控制器、數據轉換器、接口、緩存等幾個部分組成。
硬盤中所有的盤片都裝在一個旋轉軸上,每張盤片之間是平行的,在每個盤片的存儲面上有一個磁頭,磁頭讀寫數據時與盤片之間的距離比頭發絲的直徑還小,所有的磁頭連在一個磁頭控制器上,由磁頭控制器負責各個磁頭的運動。磁頭可沿盤片的半徑方向運動,加上盤片每分鐘幾千轉的高速旋轉,磁頭就可以定位在盤片的指定位置上進行數據讀寫操作。
騰龍四代硬盤完全拆解之后的全部零件如圖1,零件不多,結構并不復雜。
拆解實戰
STEP1:首先擰下硬盤正面的十顆六角螺絲,打開上蓋后就能看清硬盤內部的全部結構:盤片、磁頭控制器、主軸及空氣過濾片(圖2)。可以看到,該硬盤采用了3片盤片,3個磁頭。因此,單碟的容量為20GB,每個盤片只采用了一面保存數據。
對于存有重要數據的硬盤,切勿進行此操作!因為一旦打開上蓋,盤片接觸到外界空氣和灰塵,整個硬盤就損壞了。
STEP2:
取下硬盤背面固定控制電路板的螺絲,拔下與主軸電機相連的信號排線后,就可以輕松取下控制電路板(圖3)。
硬盤的控制電路板大多采用貼片式元件焊接,包括主軸調速電路、磁頭驅動與伺服定位電路、讀寫電路、控制與接口電路等。在電路板上還有一塊高效的單片機ROM芯片,其固化的軟件可以進行硬盤的初始化,執行加電和啟動主軸電機,加電初始尋道、定位以及故障檢測等。在電路板上還安裝有容量不等的高速緩存芯片。
可以看見電路板上有單片機ROM芯片、緩存芯片和讀寫通道芯片(圖4)。
STEP3:
分別取下定位卡子、磁頭控制器芯片的螺絲,取下定位卡子,再把磁頭臂輕輕滑出軌道,就可以取下整個磁頭控制器(圖5、6)。
STEP4:
現在只剩下盤片與主軸電機了,分別取下固定它們的螺絲,就可以輕松地取下它們。到此為止硬盤已拆解完畢。
硬盤很快就拆完了,它的結構很簡單,但制造卻要求高度精密。大家在看了上面的文章后,是不是對“轉速、緩存、磁頭、柱面、扇區”有更深入的認識了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