幻女free性zozo交孩交/亚洲成人直播/日本视频免费/国产国语videosex另类

電腦存儲器至今六十余載,固態硬盤當道

2014-02-26 22:23:23 來源:華軍數據恢復 作者:網站管理員 閱讀:

        技術發展到今天,我們電腦上常用的存儲設備容量基本都是幾百G。即便是小巧的MP3播放器和其他手持設備,通常都是好幾G。在幾十年前,這只能在科幻小說中出現。比如,第一款容量上G的硬盤大如冰箱,即使是數據恢復工程師,相信大部分還未見識過的。這是1980年的事,離現在還并不遙遠。

        有時候,我們會理所當然地認為當今的硬盤存儲量就應該這么大,其實不然。筆者將向大家介紹早期的計算機存儲設備。

        選數管

        選數管的容量是256-4096位(即:32-512字節)。4096位的選數管長10英寸、寬3英寸。雖然在1946年就開始研發選數管,但因造價昂貴和產量問題,選數管沒有投入生產。


圖1: 1024位的選數管

        打孔卡/穿孔卡

        打孔卡是早期計算機的信息輸入設備,通常可以儲存80列數據。打孔卡盛行于20世紀70年代中期。我們應當注意的是:打孔卡比計算機更在出現。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725年的紡織品行業,用于機械化的織布機。

        說到打孔卡,不得不說到IBM的創始人赫爾曼·霍爾瑞斯教授,他于1888年發明自動制表機——首個使用打孔卡技術的數據處理機器。自動制表機用于1890年以及后續的美國人口普查,并獲得巨大成功。《全球9大高科技公司是如何起家的》一文就有相關說明。

IBM的打孔卡
圖2:IBM的打孔卡

霍爾瑞斯牌的打孔卡閱讀器
圖3: 霍爾瑞斯牌的打孔卡閱讀器(圖左)和普通復寫器(圖右)

        打孔紙帶

        和打孔卡一樣,也是紡織行業的機械化織布機率先使用打孔紙帶。在計算機上,打孔紙帶即可用于數據輸入,也可用于存儲輸出數據。紙帶帶上的每一行孔代表一個字符。

8位的打孔紙帶
圖4: 8位的打孔紙帶

        磁鼓存儲器

        1932年奧地利的Gustav Tauschek發明了磁鼓存儲器。作為計算機的主干工作存儲器,磁鼓存儲器廣泛用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。50年代中期的磁鼓存儲器容量大約是10KB。

UNIVAC計算機的磁鼓存儲器
圖5-1:UNIVAC計算機的磁鼓存儲器

IBM650計算機
圖5-2:IBM650計算機的16英寸長磁鼓,有40個磁道,10KB容量,12500轉/分鐘。

        傳統硬盤

        1956年9月13日,IBM305RAMAC計算機問世。隨之一起誕生的是世界上第一款硬盤——IBM Model 350硬盤,它由50塊24英寸磁盤構成,總容量為5百萬個字符(不到5MB)。


圖5-1: IBM Model 350——第一“塊”硬盤

        1980年6月,第一塊容量上G的硬盤——IBM 3380也誕生在IBM,其容量為2.52GB,體積大如冰箱,重550磅(250公斤),造價約81,000~142,400美元。

IBM 3380
圖5-2:IBM 3380(無外殼的樣貌)

        激光光盤

        在本文之所以提到它是因為它是CD-ROM(比CD早4年)和其他光學存儲媒介的先驅。它主要用于電影。1978年12月5日,首款商用激光光盤上市(當時稱為激光影碟,是Discovision公司的新品牌),其直徑為30cm(11.81英寸)。這種光盤的雙面均可以有60分鐘的音頻/視頻。這款光盤完全是模擬內容(相對數字內容而言),其背后技術要追溯到1958年的由David Paul Gregg發明的激光光盤技術。


圖6: 激光光盤和普通DVD光盤

        軟盤

        軟盤也是由IBM發明,流行于20世紀70年代中期到21世紀初。首款軟盤是8英寸的,后續又有5.25英寸和3.5英寸的。第一塊軟盤于1971年面世,容量為79.7KB,是只讀型的。讀寫型軟盤于次年才問世。

激光光盤和普通DVD光盤
圖7: 3種尺寸的軟盤,8英寸、5.25英寸和3.5英寸

        磁帶

        磁帶首次用于數據存儲是在1951年。磁帶設備被稱為UNISERVO,它是UNIVAC I型計算機的主要輸入/輸出設備。UNISERVO的有效傳輸效率大約是每秒7200個字符。磁帶裝置是金屬,全長1200英尺(365米),因此非常重。

3種尺寸的軟盤,8英寸、5.25英寸和3.5英寸
圖8:UNIVAC I型計算機全貌,右側有6個白圈部件是磁帶列

        當然了,我們也不得不說標準盒式磁帶,它是70年代晚期和80年代時期個人電腦的非常流行數據存儲方式。典型盒帶的典型數率是2kb/s,每面大約可以存儲660KB數據,時間約為90分鐘。


圖9:早期的盒帶(圖左)和能勾起70后和80后記憶的單放機/錄音機(圖右)

        固態硬盤

        固態硬盤(SSD)是使用固態內存來保存永久性數據。它和傳統硬盤(HDD)有所不同,HDD是機電設備,包括可旋轉的磁盤和可移動的讀寫磁頭。相反,SSD使用微型芯片,并沒有可以移動的部件。所以,和HDD相比,SSD的抗震性更強、噪音更低、讀取時間和延遲時間更少。SSD和HDD有著相同的接口,因此在大多數應用程序中,SSD可以很容易取代HDD。

固態硬盤
圖10: 固態硬盤

       后記

        從上面存儲器歷史來看,IBM公司的在這方面的發明非常之多,僅“第一”就包括了三項(“第一個數據處理機器”、第一個傳統硬盤、第一個容量上G的硬盤)。另外,當我們回首過去的時候,發現這么多有趣的圖片。以上內容也是數據恢復工程師應該具備的基礎知識。

  • 華軍行數據恢復 - 最新圖文資訊
  • 最新資訊導讀
  • 推薦內容
  • 熱點內容
CopyRight2014-2016 華軍數據恢復中心 版權所有 浙ICP備15017254號-4 成功案例 | 華軍資訊 | 技術專題 | RSS地圖